近年来,龙泉市把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强力支撑,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
以“创新、循环、生态”为企业特质
通过技术创新改造和不断探索改进
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生产模式转变
和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迭代升级
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精深加工和工厂化体验游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建成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厂房20000多平方米,年产鹿茸菇、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产品5000多吨,工厂化灵芝基地获得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和有机产品认证,拥有专利著作权10多项。公司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农业科学发展创业创新优秀典范、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称号。
实现食用菌规模化、自动化生产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排排鹿茸菇长势旺盛。依靠公司设计研发的设备,这些鹿茸菇实现了生产全程自动化,且工厂化的生产模式让鹿茸菇能始终处于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
“我们通过建设完全可控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生产厂房,购置安装智能化控制设备和空气、水源净化处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全流程物理化和智能化管控。” 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松梅说。
根据各种菇类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模拟各种菇的生产环境,全程智能化控制光、温、湿、气条件,创造各种菇最适宜的生产环境,将生产环境与病菌、虫害隔绝,从源头上避免了病虫害的侵害,保证了产品质量,确保了食品安全,全面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走进一个个生产车间,一台台机器设备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这些设备都是双益菇业自主开发的,装瓶室、培养室、栽培车间和包装车间靠一条自动化传送带连接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时至今日,双益菇业已经实现了金针菇、鹿茸菇、白灵菇等多个菌种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也在龙泉逐渐推广。
创新引领绿色循环发展
双益菇业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驱动,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科研投入,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院校进行合作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合作开发灵芝系列产品,是浙江大学科研合作基地,并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森林资源消耗过大问题也逐渐显现。
“在食用菌传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林木资源,推行多菌种生产模式以后,改变了传统模式,减轻了森林负担。”叶松梅介绍,公司根据生物工程技术原理,通过粮棉作物生产后的废弃料——玉米蕊、棉籽壳、米糠、麸皮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成功实现了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无木化、机械化生产。
经过53天左右的生产周期,就能产出鲜嫩的金针菇。经过无数次的技术创新改造和不断探索改进,向市场推出优质的菇类产品。
2019年开始,双益菇业还全面启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了游客中心、文化展示厅、菌菇知识展示、采摘体验区、特色菌菇宴体验餐厅、特色农产品购物超市等旅游设施。
厂区色彩绚丽,内部环境整洁,可看可摘可食,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充分展示了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及菌菇知识,成为独具特色的食用菌旅游基地。
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松梅
在转型升级中,我们不断加大科技手段,增强企业实力,但在探索过程当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曲折。我们希望为龙泉农民增收,为龙泉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及龙泉经济发展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双益菇业深耕食用菌行业
一路走来
企业创新、循环、生态的步伐
越走越坚实
后记:
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财富,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拓展废弃物资源所“蕴含”的经济价值,蹚出了践行“两山”理念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树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典范。
来源:龙泉市融媒体中心